一、社企聯動 織密供水服務網
2024年,清源水務公司黨委與鐘鼓樓社區黨委簽下了《“1+1+N”共建服務協議書》,正式開啟了供水服務網格化新篇章。這不僅僅是兩個單位的聯動服務,更是我們同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交織。
中山街、大碑巷、咸熙街……十條街道的墻頭、巷口,陸續掛上了藍底白字的公示牌。牌上清晰印著片區經理姓名、電話、服務內容,這正是清源水務公司“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服務承諾具象化體現。一位白發皤然的老爺爺駐足良久,感慨道:“之前遇到用水問題,我都是跑到業務網點咨詢,現在好了,我們可以直接聯系片區經理,太方便了!” 服務要真正延伸至“零距離”,還需無數奔走的擺渡人。2024年12月,共產黨員服務大隊支部通過“理論授課+現場討論+實操演練”相結合的形式向30余名社區網格員普及了水費標準、水表工作原理及結構、水表識讀等知識。這一項舉措是清源水務公司“1+1+N”網格化供水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在試點社區的進一步推進,讓社區網格員能直觀理解并掌握相關技能,為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25年4月,共產黨員服務大隊支部啟動鐘鼓樓社區水表箱美化升級工程。通過精心設計的節水、誠信用水主題漫畫,將原本功能單一的水務設施轉變為傳播節水、誠信用水理念,裝點城市街景的文化載體。這一舉措既提升了城市供水基礎設施的耐用性,又為居民生活增添了藝術氣息,同時也在美化著城市的角落。如今的水表箱悄然成為街頭引人駐足的風景,實現了實用功能與美學價值的完美結合。 為了更好推動供水服務精細化、長效化、常態化發展。2025年4月,共產黨員服務大隊支部聯合鐘鼓樓社區共同開展了供水服務“尋脈問診”活動。以全覆蓋式供水設施排查巡檢和有針對性地專項問題整改相結合的方式,形成“實地排查—集中整改—動態跟蹤”的閉環管理,打通供水服務壁壘,筑牢供水服務“最后一米”。社區網格員發揮“人熟地熟”的優勢,如向導引路;共產黨員服務大隊支部黨員們則如精密儀器,排查隱患。一隊是“前線兵”,在網格員引領下將每一處表箱、每一段管道的狀況悉數記錄于冊;另一隊是“操刀手”,專門對付那些如陳年痼疾般的表后管道雜亂問題。針對過程中發現的隱患問題,支部及時響應、制定整改方案,積極妥善處理,對接跟蹤反饋,獲得轄區居民連連稱贊。
二、黨員先鋒 軍民魚水心連心
2025年6月,當得知駐宜部隊菜壩營區飽受地下管道長期滲漏之苦,一支由共產黨員服務大隊支部6名黨員組成的突擊隊積極響應,主動靠前服務。在40℃高溫下連續奮戰10余天,黨員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深入營區開展義務查漏改管工作,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與擁軍情懷。日均作業超8小時,黨員們在“熱辣滾燙”的高溫天氣里搬運重達百斤的管材,在烈日下完成焊接、安裝、試壓等關鍵工序,有效解決多處漏水隱患,大幅改善營區用水環境。清源水務公司共產黨員服務大隊支部以實際行動踐行擁軍承諾,用專業與奉獻彰顯軍民魚水情,為部隊建設提供堅實供水保障。
供水保障工作看似平凡,卻關乎民生大計。清源水務共產黨員服務大隊支部始終牢記“人民至上”的理念,把群眾的小事當成了我們的大事,把群眾的訴求當作了我們的責任,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確保了供水安全穩定,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