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連城“農旅聯姻”催生鄉村生態游) 羅坊鄉林地美景 臺海網1月17日訊 據閩西新聞網報道,10日,在連城縣莒溪鎮墩坑村,由福建鴻豐現代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的“金花茶林下種植項目”正在加速推進中,一期1000畝林下種植金花茶已基本完成。據項目經理傅崇睿介紹,該公司將延伸農業產業鏈,規劃將基地打造成為生態農業休閑旅游觀光地。這是連城“旅游+農業”發展鄉村生態游的又一實例。 近年來,連城全縣上下按照“以旅促農、以旅富農、農旅互動”的要求,以創建鄉村旅游示范點為抓手,圍繞生態觀光茶園、花卉產業、生態果茶園等做文章,以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為方向,掀起了鄉村旅游開發熱潮,呈現縣、鄉、村多層次推動的格局。 太平僚村深處梅花山自然保護區腹地,資源環境得天獨厚。這里曾經落后貧窮,但已今非昔比。一排排農家樂旅館干凈整潔,成為旅游休閑的好場所;村委會門前寬闊的平地已打造成了農民公園,添置了健身器材;房后的荒山如今種上了高山生態有機茶、無公害蔬菜種植和竹林下養殖、林下采集食用菌等生態種養業。 談及變化,受益的村民羅彬喜上眉梢,他說這都是“農旅聯姻”政策發展壯大了村里的旅游業。在政策的推動下,該村進行了旅游總體規劃,整理出梅花寨、日出觀光、水杉王、原始森林浴等30多個景點,以及綜合性旅游接待站、休閑鍛煉場所、停車場等旅游設施建設,夯實鄉村旅游基礎。同時,充分發揮山地氣候優勢,引導村民重點發展高山生態有機茶等生態種養業,加快農業和旅游業相互融合,實現了村民的增產增收。 為了不斷提升農旅結合的服務理念,連城多次召開全縣鄉村旅游發展推進會,成立了鄉村旅游發展指揮部,負責鄉村旅游的組織、籌劃、指導和協調工作。同時,通過對全縣鄉村旅游資源的調查分析,因地制宜地確定開發項目,確保高起點高品質建設鄉村生態旅游景點,推進“農旅聯姻”的可持續發展。 羅坊鄉瀑布美景 素有九龍江源頭第一村之稱的馮地村位于連城縣曲溪鄉。該村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利用戶均80多畝竹林的優勢,以毛竹產業為主導,引進金線蓮、銀線蓮、倒吊黃花、七葉一枝花等中草藥,發展林下種植,以獨特氣候條件,建立高山無公害蔬菜基地,融合特色農林產業,推出“源頭生態休閑之旅”“農家樂山村游”等鄉村旅游活動。 針對游客反映的路況差、停車難、吃住不便等問題,該村多方協調新建了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公廁、停車場,對村里鵝卵石道、木棧道進行整修,景區要道種上桂花樹,路邊設置垃圾桶,豎起景點指示牌。重點在旅游線路新建農家餐館、旅館,統一規范住宿條件和農家菜肴。馮地村書記劉洋波說:“通過土地流轉、景區建設、民俗表演、特產銷售等,全村今年收入增加了288余萬元,人均收入增幅達6000元,幫助村里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 >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縣里用地、林業、交通、稅費、財政補助等方面優惠政策的推動下,連城掀起了鄉村旅游開發熱潮,呈現縣、鄉、村多層次推動農旅協作的格局。連城縣旅游事業局副局長鄒立標介紹,目前,該縣擁有紅心地瓜、白鴨、蘭花、紅衣花生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現代農業產品,通過現代農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延長了產業鏈條,提高了各類農產品的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與此同時,連城各村以種植基地為依托,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整合周邊的歷史古跡、田園風光和客家民俗等資源,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全力打造生態觀光園,規劃建設休閑區、體驗區等片區,把園林和觀光旅游結合在一起,夏季采摘油桃、芙蓉李、柰子,秋季收獲橙、柑橘等,吸引游客前來體驗水果采摘的樂趣。 (原標題:連城“農旅聯姻”催生鄉村生態游) |
聲明:因本網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機,籃球架,體育用品,塑膠地板,動感單車,舞蹈把桿可能因為顯示器顯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實物顏色不符,依實物為主,請大家諒解!具體詳情請咨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