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鄭建村(社區)文化服務中心超百個)
本報訊(記者 高凱 通訊員 尹春靈 沈磊 文/圖)“文化服務中心里可以看書、跳舞、唱歌,再不用走村串鄉找節目、找活動,家門口想咋 文化 ,咱就咋 文化 ……”昨日,在新鄭市辛店鎮藍天新城社區,居民對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贊不絕口,大伙兒都說生活正在被文化改變。 藍天新城社區是新鄭農村新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擁有2000平方米獨立文化活動樓和2000平方米文化廣場。和以往村(社區)文化院、文化站不同的是,在這里居民不再被安排文化生活,而是發揮靈感,創造自己想要的文化生活。 眾所周知,過去在農村,帶頭搞文化生活“兩不落好”:一是老鄉覺得耽誤生產、生活;二是老套路多,沒創意,乏味。新鄭市作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經濟綻放活力,更不遺余力讓“文化”活躍,專門推出“種文化在鄉”的“百千萬”文化惠民工程。該工程每年財政投資500萬元,用于購買設備器材、開展文化培訓、組織比賽獎勵,并為每個村、社區配備一名文化管理員,每月人補300元。 “今年,孟莊鎮第七屆群眾文化藝術節在鎮棗福廣場舉行,吸引了該鎮23個行政村、77支廣場舞隊,數千名農民演員同時參加。”孟莊鎮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也沒有想到規模這么大,老鄉們積極性這么高。 其實,除了“百千萬”文化工程,真正讓當地群眾感受到深刻變化的是文化設施不再是擺設,而是專門集中在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大家提供服務。據了解,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功能于一體,并建立有專兼職結合、綜合素質較高的基層文化隊伍,推動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活動開展和日常運轉。 新鄭市為建設好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專門制定“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投資5000萬元,完善轄區15個鄉鎮(街道)、管委會綜合文化站、298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及新建20個村史館,從而實現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今年,該市計劃建成10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00個行政村和10個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及6個村史館建設任務,目前基本完成。 “ 百千萬文化工程 送來 文化能人 ,基層文化綜合服務中心提供 大舞臺 娛樂圈 ,大伙真心喜歡。”家住新華路街道辦事處的陳愛玲說,如今,文化新生活就在身邊,看得見、摸得著。 > 在村(社區)文化資源日漸豐富的好氛圍中,新鄭文化成果累累:今年新創編的以《溱洧踏歌》《歡迎回家》兩首歌曲為題材的廣場舞,300多名學員在城鄉推廣;挖掘、整理和創編的新鄭版《軒轅盛世鑼鼓》也即將面世;新鄭市躋身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區行列,轄區梨河鎮綜合文化站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文化惠民服務農民先進集體”。 (原標題:新鄭建村(社區)文化服務中心超百個) |
|||
聲明:因本網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機,籃球架,體育用品,塑膠地板,動感單車,舞蹈把桿可能因為顯示器顯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實物顏色不符,依實物為主,請大家諒解!具體詳情請咨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