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社區”推薦專區 成都青羊區同德社區老院落換新顏,居民熱薦“咱們是名副其實最美社區” 華西都市報:花了3年時間,成都青羊區同德社區把3個老舊院落打造出了新面貌:綠化茂盛、環境清爽。而為了讓這樣的好環境一直保持,社區引進轄區單位認養院落中的綠化。“買了新房都不想搬了。”居民黃婆婆說,社區將一點一滴的實事做進了居民心中,他們推薦同德社區參選“成都美麗社區”。 打造老院落,讓舊貌換新顏,這是成都很多社區都在做的一項工作。可是衛生需要維持,綠化需要維護……舊貌換上新顏后如何保持也成了棘手的問題。成都青羊區同德社區,僅有的3個老居民院落在持續3年的打造后環境好了不少。為了讓老院落的環境一直美下去,社區想了個辦法:找轄區單位認養院落綠化帶,提供修枝、保養等服務。 自華西社區報啟動“尋找成都美麗社區”評選以來,已多次接到同德社區居民的推薦電話,他們說,“評最美,咱們社區名副其實。” 老院打造居民自己取院名 同善橋橫街8號院,這個修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院落,一直以街道名字和號數命名。如今,它有了自己的新名字同和苑,院落大門前除了在正上方掛有院落名字外,兩旁還掛著一副內容為“家庭以內和睦則協,鄰里之間守常乃聚”的對聯,一派大氣祥和的模樣。 同德社區共17個居民小區,其中14個是物管小區,只有3個老院落,同善橋橫街8號就是其中之一。3年前,社區有了公服經費,打造老院落的事項被提上日程。“3個院落這三年大概花了七八十萬。”社區書記戴毅敏說,社區給院落重新整修了陰溝、綠化帶等,今年還發動居民給打造一新的老院落取名,讓原本的大雜院增添了不少文化氣息。 單位認養 綠化常綠常新 昨日天氣依舊悶熱,但走進同善橋橫街8號院,樓棟間的片片綠色植物送來陣陣清涼。70多歲的黃秀珍在此住了多年,就連女兒買房請她搬去住她也不愿意,“以前環境不好我都沒搬,現在我更不走了。” 黃婆婆領著記者在小區里轉了一圈,最后在綠化帶旁的休閑椅上坐下,笑著問,“巴適吧?”黃婆婆說,這個綠化帶以前破爛不堪,桌椅也破壞得差不多了,幾乎沒人愿意坐下來乘涼,“現在好了,綠化帶邊緣圍上了柵欄,里邊的植物也越長越茂盛了。休閑桌椅隨時都是干干凈凈的,一到傍晚,大家都搶著來這里乘涼。” 院子里不乏愛花之人,黃婆婆說,不少居民也會不時地給花草澆些水,但缺乏專業的養護。這也正是社區擔心的,今年年初打造完成后,社區書記戴毅敏找了轄區內的單位,請他們“認養”院落里的綠化帶。“有施工隊的就負責修枝、養護,沒有專業隊伍的就出資支持。”戴毅敏說,在這些單位的支持下,老院落的綠化帶保持良好。 居民有話說 “評最美我們名副其實” “尋找成都美麗社區”評選啟動以來,不斷有各社區的居民、工作人員推薦心目中的最美社區。但像同德社區這樣被多位居民輪番推薦的還是少數,昨日,記者走進社區,聽居民們說說,他們心目中的同德社區美在何處。 @楊女士:我們社區的廣場上有幾十種健身器材,還有乒乓球桌,無論是居民健身還是聚會聊天,都非常安逸。社區還有圖書室,各個方面都弄得不錯,我覺得住起來很方便。 @鄭建新:20號那天下暴雨,社區書記帶著社區工作人員專門走訪小區,問我們有沒有遇到問題和困難,他們的關心讓我覺得很溫暖。 @黃女士:我是以前老居委會的工作人員,社區成立之后,我們這里來了好幾任社區書記,戴毅敏是我最滿意的。她剛來的時候,我說話不客氣,但是她不生氣,還樂意學習,愿意辦實事。我覺得我們社區不只是硬件好,社區的帶頭人和整個團隊都很美。 華西都市報記者彭婭興實習生余亞岷攝影雷遠東 作者:彭婭興余亞岷雷遠東 |
|||
聲明:因本網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機,籃球架,體育用品,塑膠地板,動感單車,舞蹈把桿可能因為顯示器顯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實物顏色不符,依實物為主,請大家諒解!具體詳情請咨詢:029-85420958 |